估波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会员注册
搜索
查看: 881|回复: 0

[网球] 人民日报:网球给北京带来了什么

[复制链接]

6

总参赛

0

总盈利

0

周盈利

球王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54303
精华
0
专家点
0
发表于 2010-9-28 00:4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近日,北京先后迎来两大网球活动:第五届北京国际网球节和第七届中国网球公开赛。相比较而言,北京国际网球节更倾向于推广“网球生活化”的理念,而中网公开赛则更注重广邀明星参赛以聚敛人气。可喜的是,两项活动“殊途同归”,都为提升北京城市品质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
知情人也许还记得,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,中网刚开始举办的时候,赛事主办者担负着一个很重要的任务:那就是在赛场上不停地普及网球观赛礼仪,以免影响赛事正常进行。时至今日,在新的比赛场地 国家网球中心,火爆的门票销售场面,场上场下有序互动的观赛氛围,丰富多彩的中网嘉年华活动,都在印证中网“长大了”、中网观众“成熟了”。

其实,改变并不仅仅体现在中网赛事上。北京国际网球节“脱胎”于北京国际元老网球邀请赛,网球节举办5年来,不仅形成了由少年网球精英对抗赛、中外青少年网球邀请赛、大学生网球联赛、校长杯网球邀请赛、新农村网球联谊赛、中外企业网球友谊赛、国际网联中老年巡回赛、北京国际元老网球邀请赛等组成的完整大众网球赛事体系,还积极倡导将网球融入衣、食、住、行等环节,着力推介“网球创建美好生活”的全新理念。


七年前,没有多少人看好中网公开赛的发展前景;出于同样的考虑,很多人对北京国际网球节也一直缺少必要的了解。经历过运作不规范、观众不捧场、社会不理解、知名球员纷纷退赛的成长挫折,逐渐成熟的中网带给北京的影响已经远非一场体育赛事所能容纳。正视差距、不畏挫折、勇往直前、接轨国际,这是中网公开赛精神气质的真实写照,又何尝不是北京由奥运城市迈向世界城市的一个缩影?

在没有网球传统的北京普及网球知识、举办网球大赛,注定要交学费、走弯路、付代价。看准了、站稳了、挺住了,才能消除误解、收获惊喜。这是中网公开赛和北京国际网球节多年办比赛、搞活动的心得体会,更是首都北京以开放姿态迎纳品牌赛事、塑造城市名片的典型例证。(钟文)

(本文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 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会员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手机版|联系我们|估波论坛

GMT+8, 2024-6-16 02:20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