估波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会员注册
搜索
查看: 892|回复: 1

[其他项目] 王濛倒下,“黑吉斗”还在继续_

[复制链接]

0

总参赛

0

总盈利

0

周盈利

超级版主

Rank: 12Rank: 12Rank: 12

积分
317244
精华
4
专家点
50

盘口精英奖最旺人气奖终生成就奖

发表于 2011-8-5 13:3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全国都在搞一个项目的竞争,与只有两家在搞的项目竞争,差别大了:黑龙江和吉林之间的竞争就更有针对性了。这样熟悉的竞争,可以变得面红耳赤,可以变得不择手段。

黑龙江籍短道速滑运动员王濛与吉林籍领队王春露拳脚相向,曝出“中国体育界从未有过”的丑闻。尽管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已经对王濛有了最新处罚决定——将王濛开除出国家队,但其仍可以代表黑龙江,参加即将开始的全国第十二届冬季运动会。这次冲突被证明是“吉黑”两省冰刀长年恩怨的爆发,这两个冬季项目的大户,从省队到国家队,从全运到奥运的明争暗斗是不容置疑的事实。

“黑吉斗”成为必然

由于奥运争光计划的出台,1992年辽宁省不得不做出砍掉冬季项目的决定,把全部精力放到夏季项目上去。如此一来,我国真正开展冬季项目的只有三个单位:除了黑龙江、吉林外,还有就是解放军。但是解放军队主要是开展雪上项目,例如冬季两项和越野滑雪,冰上项目的运动员基本上都是和吉林、黑龙江一起培养的。

因为有解放军运动员双积分的政策存在,黑、吉两省也乐于此道,因此冰上项目基本就成为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后花园。

全国都在搞一个项目的竞争,与只有两家在搞的项目竞争,差别大了:黑龙江和吉林之间的竞争就更有针对性了。这样熟悉的竞争,可以变得面红耳赤,可以变得不择手段。

冬奥突破黑龙江获益

盐湖城冬奥会大杨扬为中国正式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。

可是在这欢腾的人群中,有一些人尽管也高兴,但毕竟还有异样的感觉。那就是吉林人,而大杨扬的突破是基于吉林运动员王春露、小杨阳和孙丹丹为其战术“牺牲”得来的。突破对一个人,一个项目意味着什么?

按规定,大杨扬的冬奥会金牌是要给地方体育局回记(所谓回记是指,在奥运会获得金牌可以在下届全运会中给地方在金牌榜上增加金牌)的,当时吉林方面向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申请:“吉林为大杨扬冬奥会夺金,做出了巨大牺牲,是不是可以也给吉林回记?”建议并未被采纳,这对于吉林来说有点失落。

为保金牌不惜犯规

同样是十一运会,在男子全能3000米比赛中,吉林队选手韩佳良因对黑龙江队选手隋宝库犯规而吃到一张黄牌。赛后,韩佳良称他的目的就是阻挡隋宝库的滑行路线,“我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吉林队保金牌,其实当时我的行为也是一种技战术的需要。”对于这个战术,韩佳良认为自己是服从教练的安排。随后,韩佳良透露其实在1000米比赛中,就有两个从黑龙江交流到宁夏的选手把他推倒,不然他也不会没有成绩。他只是教练手上的牺牲品。

其实所谓的“交流选手”,是因为这些队员都是不能在黑、吉两省占据主力的运动员,通过“交流”的方式代表其他省队比赛。而短道速滑项目,是一个犯规频发的项目,在场上稍微出现一个碰撞后,就可以让最好的选手变成最差的选手。这些夺金无望的“交流选手”,往往会在原单位授意之下充当“棋子”,不惜用犯规让对方最有实力的选手出局,据悉,这些“棋子”会得到原单位丰厚的回报。

管理层黑龙江占上风

原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赵英刚,2008年2月21日被国家体育总局任命为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、党委副书记。目前在冬季项目从中心领导,到各个运动队的领队、教练,黑龙江籍已经成为核心力量,除解放军队的冬季两项和自由滑雪、速度滑冰的外教外,其余主教练均为黑龙江籍。其中黑龙江籍的著名人士有中心副主任兰立、短道速滑队主教练李琰等。


而黑龙江在冬季项目上,尤其是中国最好的两个项目中,短道速滑、速度滑冰也全面超过吉林。大杨扬一度是国家队的绝对主力,而此后就是王濛的时代了。吉林在这两个项目中只能吃老本,在王春露、李佳军退役之后,一直到周洋出现前,几乎就没有出现明星。

吉林黑龙江媒体争斗

这一次王濛的打架事件,最开始捅出来的就是一家吉林长春媒体,而这后来也被黑龙江媒体认为是队内的吉林籍人士爆料的铁证。而黑龙江的媒体,基本对于这类的“下三路”新闻是不做报道的。当王濛事件出炉后,一家黑龙江媒体的体育部主任说:“我们不会做报道的,这典型是吉林媒体埋汰(贬损)我们。”在事发多天以后,他们登出了一篇报道,其最核心的内容是提出:“到底是谁向外界爆的料?”其潜台词意味深刻。据黑龙江晨报

(本文来源:黑龙江晨报 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总参赛

0

总盈利

0

周盈利

超级版主

Rank: 12Rank: 12Rank: 12

积分
317244
精华
4
专家点
50

盘口精英奖最旺人气奖终生成就奖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8-5 13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唯金牌论现象普遍 中国体坛充分暴露缺陷和短板

在只培育金牌不培育人的中国竞技体育中,一到这个时候,很多人就把他们的“二”充分暴露了出来。这究竟该由谁买单?

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打架事件,因为王濛,更因为冬管中心遮遮掩掩的处罚态度,让整个事件变成了一场闹剧。在唯金牌论的举国体制下,相关决策者充分暴露出了他们的缺陷和短板。

前一段中国足坛进行打假扫黑的时候,就有人对此嗤之以鼻:“比足球腐败的项目多了,为什么不查?还不是因为成绩?人家拿过奥运冠军、世界冠军,中国足球有什么?没有成绩,当然要拿你开刀。”

这话并非毫无道理。在中国体坛,唯金牌论的现象十分普遍,相对而言,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素质修养就被忽略不计了。在这种环境下,运动员们很容易就成了四肢发达、头脑简单、行为粗野的半文盲选手。

由这么一帮人组成的团队,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并不奇怪,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和引导。即使出了问题,开诚布公地说明真相,公平合理地拿出处罚意见,郑重其事地向公众道歉,这才是知错就改的态度。这个道理,即使小学生都该明白。

但从冬管中心在事发后的一系列表现看,他们采取的则是息事宁人、得过且过的态度。首先给了王濛一个停训的处罚,但从当事人双手被缝50多针的状况看,这个处罚与其说是停训,不如说是让王濛放假养伤。随后,在多名当事人众说纷纭的时候,冬管中心仍然死捂着当晚的监控录像,就是不肯把知情权还给公众。如今又传出把王濛开除出队的处罚决定,但从“只开除国家队,能代表地方队”的前提看,同样无法逃脱“金牌重要,乌纱帽更重要”的嫌疑。


尽管金牌带给纳税人的愉悦已经越来越小,但它仍然可以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和前途。所以,避重就轻、姑息养奸、文过饰非,就不足为怪了。

公众的要求很简单,他们只要求公平、公正、公开:功是功,过是过,不能因是奥运冠军就网开一面,也不能因是奥运冠军,就罪加一等。但这个要求对于相关领导来说,还是有些高了。

说到底,还是金牌闹的。王濛变为今日之王濛,有其自身原因,也有环境因素影响,在某种意义上,她也是金牌至上的牺牲品。在只培育金牌不培育人的中国竞技体育中,一到这个时候,很多人就把他们的“二”充分暴露了出来。这究竟该由谁买单? (郭奋飞)

(本文来源:大河网)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会员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手机版|联系我们|估波论坛

GMT+8, 2024-6-11 18:27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